張宏恩訴喬海彥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
2015-01-05 14:19:18 來源: 評論:0 點擊:
原告(反訴被告)張宏恩,男,出生于1973年4月2日,漢族。
委托代理人馮文峰,男,河南大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喬海彥,男,出生于1951年11月26日,漢族。
委托代理人馬世杰,男,河南開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宏恩訴被告喬海彥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09年6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宏恩及其委托代理人馮文峰、被告喬海彥及其委托代理人馬世杰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9年3月4日,原、被告簽訂了一份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原告租賃被告五虎廟預制構件廠房屋,合同簽訂之日原告需交1萬元訂金,主車間圈梁打起之日,原告交4萬元,交付使用之日,原告再交4萬元,等于首年房租,2009年5月5日交付使用,并約定,被告所提供房屋不得違反國家有關用地和建設政策。合同簽訂后原告已按合同約定履行了義務,被告未能按合同約定交付房屋及相關手續,經原告催告,被告仍未履行相關義務。因此,請求法院判令解除原、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退還原告租金750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辯稱,雙方簽訂合同屬實,但合同是融資租賃性質,合同約定,被告需按原告提供的圖紙要求建房,供原告使用。合同簽訂后,被告按原告的要求,扒掉正在使用的50㎡的餐廳,為原告擴寬道路,扒掉80㎡的廁所為其改變成中藥粉碎車間,扒掉25㎡的倉庫為其改成中藥粉碎車間及留下消防通道。為了履行合同,被告舍棄了每年4萬元的盈利,并東挪西借投資40余萬元將原告所要求的供其制藥所需要的房子建好,多次電話催促原告接受房子,但原告一直推托?傊,被告已履行了合同義務,原告的訴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現反訴要求原告繼續履行合同。
針對被告的反訴,原告辯稱,雙方所簽合同是租賃合同而不是融資租賃合同,房屋未按期交付是因為被告不能提供有關房產手續、水電不通、排水不暢、門未裝、墻體未粉刷的原因造成的。原告已通知被告解除合同,被告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主張不成立。
本院根據原、被告的申請,于2009年7月23日對租賃的房屋進行了勘驗,經勘驗:被告已按原告提供的圖紙要求將房屋建成,房屋和院內排水通暢,院內地面已硬化,水已到位,電線已接入成品包材庫,部分房間的照明線沒有接,粉散劑車間及中藥粉碎車間的七個門沒有安裝。
本院根據當事人的陳述、舉證及訴辯意見,對本案事實確認如下,2009年3月4日,原、被告簽訂了一份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原告租賃被告五虎廟預制構件廠(又名新密市五虎廟水泥制件廠)房屋,年租金9萬元,合同簽訂之日原告需交1萬元訂金,主車間圈梁打起之日,原告交4萬元,交付使用之日,原告再交4萬元,等于首年房租,2009年5月5日交付使用,被告保證水電到位、排水暢通,并約定,被告所提供房屋不得違反國家有關用地和建設政策。合同簽訂后,原告按合同約定向被告支付了75000元租金,被告也按合同約定履行了相關義務。原告于2009年6月1日通知被告交付房屋,被告也于2009年7月12日通知原告接受房屋。原告以被告履行合同有瑕疵、水電不到位、排水不暢通、部分房門未裝、墻體未粉刷為由,請求法院判令解除原、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退還原告租金750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09年3月4日簽訂的租賃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原告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了相關款項,被告也按合同要求投資40余萬元將房屋建成,履行了大部分合同義務,沒有構成根本性違約,雙方都通知對方履行合同,并為此做出了努力,雙方有繼續履行合同的條件和基礎,該合同繼續履行符合雙方的利益。因此,合同應繼續履行,對原告要求解除原、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退還租金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原、被告繼續履行2009年3月4日簽訂的租賃合同。
二、駁回原告張宏恩的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675元,由原告張宏恩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曲 繼 峰
審 判 員 馬 秀 玲
審 判 員 朱 穎 軍
二○○九年十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閆 文 紅
上一篇:許昌經典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與南美格機械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一案
下一篇:芮城縣城市信用合作社與山西租賃有限公司存款糾紛案
